82屆校友——苑偉政
![](/_mediafile/zsjyc/2017/05/18/2pn3qiurs9.png)
苑偉政🈂️,1982年畢業于我校機械工程系機械加工工藝專業,現為西北工業大學教授,博士生導師,機電學院院長,教育部“長江學者”特聘教授,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。兼任中國微/納米技術學會常務理事、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微/納器件與系統技術分會副理事長🙍🏼♂️、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及微/納制造技術分會副主任委員、生產工程分會委員等🌡,《機械工程學報》、《傳感技術學報》🌭、《納米科技》等學術期刊編委🫶。
![](/_mediafile/zsjyc/2017/05/18/2tvbenarsh.png)
主要從事微機電系統以及微納制造方面的研究👇🏿,留法回國後主持創建了“微機電系統與納米技術”國防重點學科和“陝西省微/納米系統重點實驗室”,“空天微/納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”。現為“機械電子工程”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,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。
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、863計劃重點項目以及國防基礎研究計劃重點項目等30餘項🛀🏽。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,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獎1項⚠️,獲授權發明專利40項✍🏿。出版專著2部👲🏻💾,教材3部,其中《微機械與微細加工技術》被評為教育部研究生推薦教材🤙✵。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SCI/EI索引論文200餘篇。
已培養畢業博士36名,其中1人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,1人入選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計劃🥬,3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,1人獲世界著名的“洪堡學者”基金,3人破格提升教授。
還記得《三體》裡面的可穿戴設備👩🏽🎤、V裝具嗎?汪淼穿著它,穿行在虛擬現實中,與三體世界進行直接的接觸,一切是那麼逼真。試想這樣的事發生在你身上:你會擁有個人的可穿戴設備,邀請朋友一起玩體感遊戲;出門在外,再也不用攜帶笨重的筆記本,手機內置的投影儀會將你需要的會議內容投射在手臂上🎴,不會耽誤工作🧒🏽;你甚至可以擁有私人醫生,它會告訴你今天的飲食有無超標、需要注意哪些健康問題,而這個“醫生”的本尊,只是一塊芯片👛。
怎麼可能?真的可能🙃!回到現實,現代各種先進的飛行器中,從它們的研制、設計🂠、導航、飛行,都由無數個微傳感器、微執行器在發揮著作用🐮;在飛奔的汽車上,微陀螺儀時刻工作著……這些看似複雜的設備,都有一個共同的幕後主使——MEMS傳感器。這種全稱為“微型電子機械系統”(Micro-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)的技術🚵🏽,在上世紀八十年代,已被學者預言“會給人類社會帶來另一次技術革命”💇🏻♠︎,更奇妙的是🙇🏽♀️,它非常小,最大尺寸不超過一厘米,最小的甚至只有幾微米🦺!目前MEMS 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、電子🧏♀️👩🏽🦳、生物🪬👱🏼♀️、醫藥等高新技術領域,儼然成為了一項關系到國防安全、科技發展、經濟繁榮的關鍵技術🕕。
舉世無雙的高科技就在我們身邊!
在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👆🏻,以苑偉政教授為帶頭人的團隊💁🏽♀️,就致力于MEMS技術的研究。早在2004年👩🏼🎨,苑教授結合我國殲十飛機項目需求,研制基于MEMS傳感器技術的微型姿態測量系統📑👩🏻🎤,並推出了MEMS測姿🏑、MEMS導航工程化產品,實現了技術研究向工程應用的突破。
據團隊成員馬炳和教授介紹🍨,我校的MEMS技術研究,主要面向三航領域的重大儀器🎖🛌,針對性強🌰,具有高度精細化的特點🦢。以國產大飛機C919為例,MEMS技術在其中的主要作用是通過更為精准地檢測摩擦阻力,讓飛行器減少更多能耗☝️🐞。今後的飛行器設計,也將朝著智能化🕐、靈活化的方向進化🧔🏼♂️,而這兩個性能仍取決于MEMS傳感器的發展程度👮🏼♂️。
團隊常洪龍教授制作的微型色譜儀,比起醫院使用的大型色譜儀而言,成本大大降低直接用于檢測航天員的生命體征,對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舉足輕重的貢獻。這些研究成果,目前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🏗,也就是說,只有我校能做到。
我們的成就不止如此❓。學校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微系統工程系🧑🏻🤝🧑🏻,出版的《微機電系統》是MEMS領域唯一的國家級規劃材料,創新作品得到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、科技部長萬鋼等高度讚揚。並爭取到國家重大專項🈁,獲得國家級項目30餘項👨🏽🦳,總經費超過1.2億元🤦🏽,在微機電系統設計𓀄、流動測控靈巧蒙皮技術等方面均處于國際領先水平。
![](/_mediafile/zsjyc/2017/05/18/2frtvssrss.png)
科技領域的蝴蝶效應
亞馬遜熱帶雨林的一只蝴蝶偶爾振動翅膀👨🦽➡️,引起的是美洲的一場龍卷風;一塊MEMS芯片引起的卻是全球科技領域天翻地覆的變革🤟🏻。可以想象,在不遠的未來🧑🎓,借助MEMS傳感器,人類的生活能夠實現真正的智能化🤖。未來作戰模式,會變成軍人在作戰頭盔上實現導彈的精確定位和發射🛑;與此同時的一個普通人,正要吞下一塊蛋糕時,眼前投射出來自智能手環的一條信息⛺️:今日總熱量已超過目標值,當心血糖過高……
儀器🧀,針對性強🔽,具有高度精細化的特點🚵🏿。以國產大飛機C919為例,MEMS技術在其中的主要作用是通過更為精准地檢測摩擦阻力,讓飛行器減少更多能耗。今後的飛行器設計,也將朝著智能化、靈活化的方向進化,而這兩個性能仍取決于MEMS傳感器的發展程度。
團隊常洪龍教授制作的微型色譜儀,比起醫院使用的大型色譜儀而言🎷,成本大大降低直接用于檢測航天員的生命體征,對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舉足輕重的貢獻。這些研究成果,目前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,也就是說,只有我校能做到👱🏻♀️。
我們的成就不止如此。學校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微系統工程系,出版的《微機電系統》是MEMS領域唯一的國家級規劃材料,創新作品得到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👩🏽🔧、科技部長萬鋼等高度讚揚。並爭取到國家重大專項🫰🏻,獲得國家級項目30餘項🎫,總經費超過1.2億元,在微機電系統設計、流動測控靈巧蒙皮技術等方面均處于國際領先水平。
![](/_mediafile/zsjyc/2017/05/18/2f0xxajrt1.png)
莫道微納尺度小,方寸之間舞大風
(轉載自《科學之光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