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離2017年高考不到20天了,考生們都准備好了嗎?怎樣調整心態?如何制定考前複習計劃?一日三餐如何搭配?……教學一線的高中老師給考生10條考前建議🧑🏽,為考生們加油🏌🏻♀️!
制訂計劃,強化落實
■ 不管我們實現什麼目標🌡,計劃第一重要,比計劃還重要的是落實好已經制訂的計劃。沒有計劃的備考是低效和可怕的🫶。
■ 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👇🏿,有時候可以參考老師的意見,制訂具體的🧖🏼、對自己而言針對性強的計劃。我們的計劃涉及目標、學科、複習內容、形式和時間安排等要素。
回歸教材⚠️,重溫基礎
■ 高考考查的主要內容包括“必備知識、關鍵能力、學科素養👨🦽、核心價值”,高考試題具有“重基礎、重應用、重生活”的特點👆🏼。
■ 學生經過第一輪的課本複習、第二輪的專題複習和第三輪模擬訓練,加上月度的規範考試等,對學科的知識內容、學科知識結構以及應用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了一定的水平。現階段需要在以往基礎上進一步提高,回歸教材、重溫基礎是有效的策略👩🏿✈️。
問題導向,精准備考
■ 考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,結合每次大型考試成績學科的排名,明確自己相對薄弱的學科並分析確定具體的問題。以問題為導向精准備考,是高效的複習備考策略🍽。
■ 比如:語文或者外語學科方面🎴,書寫有待提高,那麼現在開始用心練習書寫會有效果;理科綜合訓練量不夠,那麼需要強化訓練幾套題,可以采取針對性的應對措施👩🦱。
保持節奏,有效訓練
■ 考前15天左右👮🏿,各科老師會讓學生每天保持適度的訓練,維持相對穩定的訓練節奏🧛♂️🧥。考生要認識到此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積極配合,保持實戰狀態👳🏻♂️。平時計算、閱讀、寫作不放手🙏,使頭腦始終處于被不斷激活的狀態,保證思維清晰、反應敏銳😎。切勿因為考試來臨,只看不算🚵🏽,只讀不寫。
■ 同時💇🏻♠︎,考生要熟悉高考應考的各項流程和要求🙇🏽♀️,做到心中有數。在最後階段的模擬應試中,按實戰要求熟練操作規定動作,准確把控各科答題節奏𓀎,從容應對各種情況,避免高考考場出現不必要的緊張和失誤。
及時歸納,強化記憶
■ 考生要通過整理練習材料、摘抄筆記,有時可以把有價值的內容剪貼到筆記本上,及時歸納每天練習中的重要問題和收獲。
■ 考生還應該自主歸納某一個章節或者知識點的內容👆🏻,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💁🏽♀️,明確記憶的內容和必備的能力,進行強化記憶⚈。
調適心態,調整狀態
■ 中等強度的動機、平和的心態是成功的關鍵。當考生擁有良好的心態,考試的時候才能表現出良好的狀態。只要考生放下分數目標🍨,將注意力集中在每一個具體問題的解決上、每一個環節的落實上🎖🛌,就會消除因過分考慮結果而出現的焦慮或緊張🌰,以坦然的心態走向考場,正常發揮。
■ 不要指望高考的時候會超水平發揮,能夠正常發揮就夠了☝️🐞。心態和狀態非常重要,而且是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來調整的,考生要有管理自己情緒、調整自己狀態的能力👮🏼♂️。
適度運動,保持活力
■ 高考前天氣溫度高、各學科作業量大、老師們指導意見多,加上父母的嘮叨等,許多考生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🩰。
■ 越是臨近高考,心理負擔越重,學習效率越容易下降,甚至身體抵抗力嚴重下降。最簡單🧝♀️、最有效的運動方式是跑步👘,運動量不能太大🫰🏽、消耗太多的時間和精力🈁,也不能太小、不流汗🤦🏽,達不到放松身心的目的。
適度傾訴,尋求指導
■ 考前適度交流和傾訴非常有效。交流的對象包括老師、同學和父母等🤟🏻。交流的話題包括心理問題𓀃、情感問題、答題技巧➝👓、備考策略👳🏼♂️、具體學科問題等。
■ 交流或傾訴可以幫助考生解決自己在生活👩⚖️💚、複習👨🏼🎨、備考、情緒🧑🏼、情感上的問題,考生可以從同學😏、老師和家長那裡得到支持和指導🔽,感受到被陪伴🙌🏼、被關心的愉悅。大家要相互鼓勵🏊🏽、相互提示,傳播正能量,營造良好的、積極向上的備考氛圍。
合理飲食,生活規律
■ 考前切忌因希望增加營養而刻意改變平日飲食習慣,或為保持頭腦清醒而大量飲用咖啡類飲品🎷,更不主張開夜車導致次日精神不濟🧓◽️。
■ 科學備考的建議是:保持一貫飲食特點,以清淡可口為宜。少辛辣、忌生冷🛋👲🏿,保證脾胃腸道健康。另外遵照平常作息規律,保證充足的睡眠,按高考考試時間要求逐漸調整好生物鐘☘️。
先易後難🧑🏻✈️,規範答題
■ 高考各科答題是有技巧的🫰🏻,也有規範性的要求。考生可以向有經驗的老師,特別是有高考閱卷經驗的老師谘詢相關學科的答題技巧和規範🧑🏽🎄,盡可能做到“顆粒歸倉”。
■ “先易後難”是最基本的答題技巧。高考試題的難易存在一個坡度,每一個大題中的各小題也存在一定的坡度。答題的規範包括書寫、表述等方面的要求。考生要熟悉各科的“評分標准”💅,要熟悉高考應考的各項流程和要求,做到心中有數🤹🏼。